202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(简称“护考”)是否会新增英语科目,是护理从业者及考生高度关注的问题。基于官方政策、行业动态及权威信息源分析,本文从考试科目、政策稳定性、英语能力定位三方面展开解读,助考生科学备考。

一、现行考试科目:无英语科目,聚焦专业核心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多地人事考试网(如安徽、北京、上海)发布的历年政策,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始终维持两个核心科目:《专业实务》和《实践能力》。
- 《专业实务》涵盖基础护理学、内科/外科/儿科/妇产科护理学等内容,考察护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与伦理规范;
- 《实践能力》侧重临床操作、病情评估、应急处理等实操技能,如无菌技术、心肺复苏、静脉输液等标准化操作。
考试形式为“人机对话”,题型以A1/A2/A3/A4型选择题为主,总题量120题,每科考试时长100分钟。无任何英语考试内容,仅涉及少量医学英文缩写(如药物名称、操作术语),但无需系统英语能力。
二、政策稳定性:英语未纳入国家统一考试体系
从政策轨迹看,护士考试科目长期保持稳定。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考试大纲修订公告中,近十年未提及新增外语类科目。以主管护师考试为例,其科目(基础知识、专业知识、专业实践能力、相关专业知识)自2010年以来未调整,2026年作为非政策调整周期,若无重大改革公示,科目结构预计延续。
行业趋势亦印证此点:护理职称评价侧重“临床实践能力”与“岗位胜任力”,英语能力虽在部分三甲医院职称聘任中作为附加条件,但国家统一考试作为准入性评价,始终聚焦专业核心知识体系,与医院个性化要求属于不同维度。
三、英语能力定位:非核心考核,但需适度关注
尽管护考不考英语,但英语在护理行业仍具辅助价值:
- 文献阅读与国际交流:高学历护理人员(如硕士、博士)可能涉及英文文献研读、国际会议交流,需具备基础英语能力;
- 医院附加要求:部分三甲医院在职称晋升或岗位竞聘中,可能要求英语四级/六级证书,但这属于医院内部管理规定,非国家考试内容;
- 考试辅助工具:护考中偶尔出现的英文缩写(如“CPR”代表心肺复苏)需考生掌握,但无需系统学习英语语法或写作。
四、2026年报考关键提醒:关注政策动态,夯实专业基础
- 政策核查:考生需密切关注中国卫生人才网及当地卫健委官网发布的2026年报考通知,重点确认报考条件(学历、工作年限、执业注册要求)及材料清单(如社保记录、工作证明),部分地区可能强化社保审核;
- 备考重点:集中精力攻克《专业实务》与《实践能力》两大科目,通过官方教材、历年真题、智能题库(如希赛医卫题库)强化临床决策、应急处理、实操规范等核心能力;
- 规避误区:无需因“英语传闻”分散精力,但可适当积累医学英文术语,提升未来职业发展潜力。
结语
202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会新增英语科目,考试内容将延续专业核心导向。考生应立足现行科目,聚焦临床实践能力提升,同时关注官方政策动态,避免被非权威信息误导。科学备考、夯实基础,方能稳妥通过考试,开启职业成长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