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6 护士资格证考试时间正式敲定,4 月 11-12 日开考
2025-11-24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通过官方渠道发布《关于 2026 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 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时间、考试形式、报名流程等核心安排。作为护理行业准入类考试,护士资格证考试是从业者合法执业的关键前提,以下为考生梳理本次考试的核心信息与备考要点。

考试时间与形式:人机对话分四轮进行,4 月中旬开考

根据《通知》第二条,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继续采用人机对话方式,考试时间集中在 2026 年 4 月 11 日、12 日,共设置四轮考试,各地将根据报名人数、机器数量合理分配轮次,考生最终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。具体安排如下:
考试日期轮次考试科目考试时间
4 月 11 日第一轮专业实务8:30-10:10
实践能力10:55-12:35
第二轮专业实务14:00-15:40
实践能力16:25-18:05
4 月 12 日第三轮专业实务8:30-10:10
实践能力10:55-12:35
第四轮专业实务14:00-15:40
实践能力16:25-18:05
需注意,人机对话考试要求考生在计算机上完成答题,需提前熟悉机考操作流程(如题目切换、答案提交、时间把控等),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影响答题效率。两科考试连续进行,中间仅间隔 45 分钟,考生需合理分配精力,确保全程专注。

报考核心条件:符合法定报名要求,资格审核严格

《通知》第一条明确,报考 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考生,需满足原卫生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》(部长令第 74 号)规定的报名条件,核心要求如下:
  1.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;
  2. 具备护理、助产专业中专、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;
  3. 完成国家教育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 3 年以上护理、助产专业课程学习,包括在教学、综合医院完成 8 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(需提供相应实习证明)。
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将严格按照《护士条例》和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》审定报名资格,对不符合报名条件(如学历不达标、实习时长不足等)的人员,严禁参加考试,考生需提前核对自身资质,确保符合报考要求。

报名流程:网上预报名 + 报名确认,按要求完成审核

《通知》第三条指出,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报名分为网上预报名报名确认两个阶段:
  1. 网上预报名:考生需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网(https://www.21wecan.com)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” 专区,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、上传报名照片、选择报考地区及考试轮次,生成并打印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》,具体预报名时间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另行通知(参考往年节奏,预计 2025 年 12 月启动)。
  2. 报名确认:各级考试管理机构将统一使用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务管理系统》进行报名确认和资格审核,确认方式可能包括网上审核或现场审核(具体以属地通知为准)。考生需按要求提交《报名申请表》(经单位或学校审核盖章)、学历证书、实习证明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,确保信息真实准确,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考试。

备考与注意事项:聚焦考点,紧盯官方通知

1. 备考建议:贴合机考特点,强化核心知识

  • 紧扣考试大纲: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可通过官方官网查询,考生需结合大纲梳理核心考点,重点掌握护理基础、内科护理、外科护理、妇产科护理、儿科护理等专业知识,以及临床实践操作相关技能。
  • 模拟机考场景:通过历年真题、机考模拟系统练习答题,熟悉人机对话考试的题型分布、答题节奏,提升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,避免因不适应机考形式丢分;同时注意把控答题时间,避免在单一题目上过度耗时。
  • 强化实践能力:考试侧重临床实践应用,考生可结合实习经历巩固护理操作规范、病情观察要点、急救处理流程等内容,提升知识运用能力。

2. 重要提醒:关键时间节点别错过

  • 关注后续通知:网上预报名启动时间、报名确认材料要求、准考证打印时间、成绩查询时间等细节,需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发布的考务工作安排为准,考生可收藏官网报名入口,或订阅通知推送,确保及时获取信息。
  • 准考证打印:预计考试前 1-2 周开放准考证打印,考生需登录报名官网打印准考证,确认考试时间、地点、轮次及考场规则,建议提前打印并留存电子版备份,避免考前丢失。
  • 成绩与合格标准:考试成绩预计考后 1-2 个月公布,合格标准将由官方统一划定,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查询成绩,通过两科考试方可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,作为后续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。
2026 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已进入筹备阶段,建议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尽早明确报名要求,制定科学备考计划,同时密切关注官方及属地考试管理机构通知,确保顺利完成报名与考试。如有疑问,可咨询所在学校、单位人事部门或申庭教育,获取权威解答。